基础运营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缺失与对策

发布日期:2009-06-15

摘要】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的主要物质基础,其规模的大小和先进程度决定着医院医疗技术、经济运行水平的高低和后续发展。医院固定资产有其特点,管理比较薄弱,监管和约束粗放,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本文试图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使医院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缺失对策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活动购置和建设的各种房屋、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的自然属性分为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五大类。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的主要物质基础,约占医院资产的60~70%,其规模的大小和先进的程度决定着医院医疗技术、经济运行水平的高低和后续发展。

医院固定资产有其特点,尤其是医疗设备,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以及品种繁杂和科室共用等特点,因而管理比较薄弱,监管和约束粗放,这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全国性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缺失显而易见,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资产管理的主要薄弱环节,因而,加强固定资产规范管理是关键,形成管事、管物、管人的行为的格局,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使医院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1.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重购置轻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虽有制度,但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热衷于购置,不重视维护和效益跟踪;甚至互相攀比或利益驱动,盲目或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等,造成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
1.2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处置不规范

有的医院存在科室擅自捐赠、转让设备;科室人员调动不进行资产的交接手续;科室之间设备调拨不办理调拨手续。有的医院在房屋的改扩建过程中,造成设备的拆除、丢失。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保管不善,造成设备丢失,而医院又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甚至有些使用部门私自处理固定资产残值,作为科室的“小金库”,造成医院资产管理混乱。
1.3固定资产财务部门的核算不落实
1.3.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脱节,规格、名称、型号入账不一致,在资产清查时无法对账,造成账账不符。
1.3.2医院自制固定资产未办理验收、入库、领用手续。捐赠固定资产不入账,导致资产清查时账实不符。
1.3.3因医院房屋建筑物的改扩建存在资产不实的状况,譬如房屋的改扩建应按其原值加上改扩建的发生的实际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而目前医院的处理方法是只在原值基础上加上改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而不减去变价收入,造成医院资产的虚增。
1.3.4大型设备的配套设备价值高,使用过程中易损,在购置新配件转入固定资产时,没有将被替代的部分从原有的固定资产价值中冲销,也导致了固定资产的虚增。
1.3.5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核算时,借记“医疗支出(管理费用、专用基金等)”,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两组科目间没有勾稽关系,容易漏记“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这组科目,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提取修购基金,计提的修购基金反映在医院的净资产中,不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账面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也使医院资产存在虚高的成份。
1.3.6在建工程核算不规范,或工程结束不及时转增医院固定资产。有的医院大型设备的安装费用不通过在建工程核算,列入一般维修费用;房屋改扩建完工投入使用多年不及时进行财务决算,不提修购基金;一方面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另一方面造成固定资产的更新维护缺乏资金。
1.3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责职不清
1.3.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设置,多为设备部门管理医疗设备,后勤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家俱和一般设备等。由于设备品种繁多,仍有设备分类不清,存在交叉购置、多头管理的现象,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3.2三级账卡制度不健全,按规定财务部门应设置固定资产的总账和分类明细账,管理部门设置数量、金额明细账,使用部门应设置卡片账,各自承担起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但很多管理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清,固定资产存在账账、账实不符现象。
2加强固定资产监督和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2.1.1制定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资产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2.1.2实行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购建论证控制。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决策的原则立项审批。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组织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医院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2.1.3严格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资产管理部门要认真核对固定资产标签及相关资料,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与盘点。医院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分配等手续。
2.1.4建立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大修和技术改造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固定资产处置应由医院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审核鉴定,提出资产处置报告,上报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办理处置手续。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跟踪管理,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回报率。
2.1.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资产清查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资产管理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至少每年一次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有条件的可以每半年或每季度一次。盘点前,财会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进行账账、账卡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清查盘点时,财务、审计等部门派员监盘。盘点结果要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固定资产发生盘亏,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按权限批准后由财会部门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2.2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

建立固定资产三级账卡制度。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分类账,控制固定资产总额;资产管理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数量、金额核算,同时按设备品名记载使用部门配置情况;使用部门在办理固定资产领用、调拨、报损手续时,由资产管理部门在登记卡上记录财产增减情况,并在本部门建立相应的数量台账。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要定期进行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2.3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部门之间联系密切,统计数据多,变化频繁,准确性要求高,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传统的手工管理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计算机容量大,运行速度快,能够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快速、详细的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入库、出库、调拨情况,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大大提高管理效益和管理质量。    
2.4重视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越来越多,如何管好医院的固定资产,使其发挥最好的效益,为临床服务,为病人服务,对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重视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履行岗位职责。其次,重视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其三,要加强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法纪教育,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来源:《现代医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