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上海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医疗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来源:医信邦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发布日期:2022-04-20

编者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迎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医疗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智慧医院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对智慧医院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并以上海市儿童医院数字化转型实践作为实例,旨在为今后智慧医院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2008智慧地球概念被提出后,智慧概念被不断延伸至各个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银行、智慧电力等,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医疗领域来说智慧医院也被提出,并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政策标准为智慧医院发展护航


智慧医院的智慧需要体现在感知、传输、决策这三个关键词中。如果将这三方面比喻为人体的一部分,感知便是感觉器官,需要全方位的自动信息采集;传输是神经内分泌网络,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传输;决策为大脑中枢,要起到智能的决策支持作用。这样智慧医院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达到因需而变、便捷高效、体现卓越价值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智慧医院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更是刚刚起步,但未来智慧医院的建设离不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支撑。这种新技术将在应用层面、基础层面、管理层面发挥重要作用,更会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的智慧发展将促使医学模式进化,比如精准医学、智能医学;促使服务模式优化,支撑医院能够全程连续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推动自身学科的整合和专科的细分;还能促使医院管理精益量化,从传统管理走向数据驱动、循证管理、精细管理、即时可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说,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是智慧医院建设的管理目标。

2.jpg

智慧医院的发展若想行稳致远,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引。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发布,提出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项目包括诊前服务、诊中服务、诊后服务、全程服务、基础与安全,各项目下又涵盖了细化的17个业务项目。其中,要达到第5级评审要求,需要9个基本项目达标,8个选择项目中要至少达标3个。
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因此,评估标准让医院智慧服务的建设具有了指导性和方向性。
2021年,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发布。

这项评估主要从医院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项目包括医疗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药品耗材管理、运营管理、运行保障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管理、基础与安全10个方面,各项目又细分为33项内容。与智慧服务评估不同的是,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项目应全部达标,选择项目达标数量原则上应超过50%
除了评估标准体系外,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也推动了智慧医院建设。2020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了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化转型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扩大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其核心内涵是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其中整体性转变是要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这就包括要结合新技术和新制度的供给,以数字化推动公共卫生、健康、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还要打造智慧医院、社区生活服务等数字化示范场景,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医院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践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应用于智慧医院建设同样适用。在医院数字化转型中,首先要通过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来探索新的经验;其次要采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再次要转换新动能,例如在运营管理的数字化与精细化、全人员管理、医疗质量监管、科教管理、财务运营绩效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方面有所体现。
此外,医院数字化转型还需要有三重保障。一是观念更新,要推动医院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二是组织保障,智慧医院建设需要有诸如大数据中心、创新中心、信息委员会等组织的共同推进,同时加强相关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智慧医院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筑牢新基建的数字底座,在智慧病房、智能楼宇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只有将这些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真正的医院数字化转型。
在新时代发展智慧医院也需要有三个,即新基建+新预见+新发展。要牢牢把握新基建的机遇,加快新兴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要将现有互联网医院升级为互联网医院2.0版,目前的互联网医院已实现便捷就医、在线复诊和配药功能,未来将要进一步推动便捷就医,实现智能导诊问诊、互联网智能客服、精准健康教育、专科慢病管理、互联网随访等7大场景。还要实现专科疾病的全流程管理和单一互联网医院向互联网医联体的转变。

3.jpg

上海市儿童医院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
第一,升级打造互联网医院2.0版。具体到诊前服务,通过互联网在线预约已成为患者就诊的首选,通过将多渠道预约一体化,上海市儿童医院已做到精准预约,预约患者平均候诊时长缩短至21分钟。此外,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临床医师诊疗思维,通过智能预问诊采集患者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并将患者病史信息自动匹配到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这将大大提升医师工作效率,节省书写病历的时间,也有助于改善医患沟通。目前,智能预问诊已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呼吸科、儿保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多个专科试点应用。
在患者随访及连续服务方面,上海市儿童医院建立了诊前诊后、术前术后和院内多途径、智能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随访模式,让医师随访更高效、让健康管理更智能,并且贯穿于患者就医和康复的各个场景。
第二,建设以人工智能与线上线下融合为特点的新一代临床信息系统。实现对门诊、住院、护理等临床场景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医院内部业务互联一体,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探索实现临床业务系统云化部署和管理,建立多院区、多业务、线上线下等诊疗一体化模式。
具体来说,是将病历文书、影像数据、病理报告、实验室数据等通过人工智能的多种技术应用于相似病例服务、疾病相关性分析、智能辅助、疾病预测分析、治疗有效性分析。不仅如此,各类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也竞相迸发。例如,骨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将医师的平均阅片时间从22分钟缩短至3秒钟,时间成本的节约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第三,参考国际标准,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涵盖医疗、教育、科研、管理的大数据平台,支撑医院科研能力及医学转化能力提升。具体表现为: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科室之间的医疗协同,比如远程医疗、预约转诊、疾病管理等;通过远程、知识库等技术,开展医师培训、带教、指导等工作,进行课件点播、信息发布、培训管理等在线教学,或是远程示教、教学指导、学术分享等远程教育;通过信息互联互通、移动通信等技术,开展科研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而专病数据库的建立,能挖掘临床数据的潜在价值,推行疾病注册研究和比较效果研究,形成临床科研一体化研究与转化模式,助力儿童精准医疗。
第四,建设基于智慧大脑的一网统管,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智能楼宇、智慧病房、智能后勤、智能安防为基础的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又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全方位、多维立体,以医院运营管理及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医院运营管理平台;二是对医院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整合性和及时性等进行管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平台;三是有机整合人力、财务、资产和业务资源,发挥资金效用,提高管理水平的资源管理平台。
第五,建设“5G+区块链的区域医疗信息协同平台。上海市儿童医院将持续推进儿科医联体平台升级,建设远程医疗信息协同平台,构建长三角专科联盟平台。将互联网医院与儿科医联体长三角联盟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医联体内数据互联互通和远程业务协同,满足互联网医院业务从线再到的全面发展。打造互联、融合、动态、循环、创新的互联网医院服务生态圈。此外,5G凭借大容量、大连接、低时延的特点,实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快速落地,不断创新医疗场景,比如应急救治、移动重症监护、移动医疗设备管理、远程超声检查等。5G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将有助于打造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慧医疗系统。
科技改变未来是必然。通过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从购买资产到购买服务的转变,再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的重塑,智慧医院的建设将迎来高质量发展。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