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试论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提升路径

发布日期:2019-12-12

    伴随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进入了许多的科学技术,很大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而就医院而言,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促使医院整体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医疗信息与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增加医院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次则主要将视角放到了医院后勤管理上,着重论述了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提升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 医院后勤 提升路径


    信息化代表着新的发展方向、新的生产力,已然成为驱动转型和引领创新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一些政府文件中都曾多次提出,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业务进行深度的融合,以实现创新发展。《“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曾指出,当前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和确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方式,就是信息化建设[1]。就目前整体情况而言,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明显增强了医疗安全保障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但客观来讲,医院后勤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在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实现效果等方面,都处在探索阶段。而医院后勤保障安全和保障质量,是医疗基础质量的重要元素,也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展开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


一、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后勤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显著提升


    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能够促进后勤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有效提升,我们知道,在后勤管理工中主要涉及到设备安全评估、安房、物业、电水容量等方面的管理。伴随医疗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于就医环境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冷暖空调的大面积使用和大型医疗设备的运行等,都较高要求着医院电水容量,而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改造电水系统结构,进而使医院电水容量得以提升,保证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就设备安全的评估管理而言,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提高设备采购的规范性和计划性,实现合理配置,避免物资的无端浪费。另外,在使用各种大型医疗设备的时候,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监督其保养状态和日常使用,并对其展开定期的安全评估,从而保证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促使医疗设备安全性的提升,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


(二)有助于后勤物业管理调控能力的提升


    一家医院中有着许多部门,同时后勤信息系统功能较多,涉及范围也比较广。现如今,在医院后勤物业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分配制度管理和人事管理。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能够更易采集相关医务人员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监督,实现现有人事管理制度的优化,将物业管理的作用更多发挥出来。而从分配制度管理来讲,能借助信息化管理方式来统计医院后勤水电设备、职工的工资奖金等费用开支,并可对比分析过去医院业务人员对后勤消耗数,进而提取可利用的资金。此外,依托信息化技术来对相关物业数据(如空地面积、建筑面积等)做自动汇总,以及展开管理费用的计算等,更为省力省时,也有助于数据准确率的保障,从而在节约医院管理成本、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为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调控,提供条件保障。


(三)有助于良好监督不同的管理系统


    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中,通常包含了车辆管理、库存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及行政管理等,特别是库存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在后勤管理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在良好把控不同管理系统的同时,确保有效监督。比如,在行政管理系统中,通过建立行政方面相关规章制度和设立院长信箱等,能够有效管理人事行政。在车库物资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将各个部门和员工工作上出现的纰漏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在年度会议上作总结分析,进而将合理的对策提出,保证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而在财务管理方面,通过信息化可保证医院后勤管理系统能够清楚表达出财务数据,进而防止年度或季度审核混乱等情况的出现。


二、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提升路径探讨


(一)提高重视程度,建立信息化业务管理体系


    在推进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医院所有部门都须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并非只有后勤部门才须提高重视程度。特别是管理层要清楚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并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予以大力支持,确保后勤部门可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信息设备,从而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的业务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后勤信息化的目标需明确,确保制定的目标能和医院的发展方向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既要体现其在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独有优势,又要体现其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医院的后期保障服务更为全面、优质。


(二)加强对后勤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专业化信息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医院后期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劣将会给后期管理的成效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推进信息化的时候,要加强培养与引进信息化人才,不仅要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引进,还应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加强培养后勤人员的信息化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医院后勤工作的质量[3]。同时,医院在开展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时候,须有机结合医院整体的发展战略,注意与信息化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序推进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可将员工的绩效考核与后勤信息化建设相挂钩,以进一步调动员工的参与主动性,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三)贯彻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思想,着手医院后勤信息化保障体系的建立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院的主要功能,因此,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汇总,以贯彻落实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核心和思想,从多个角度来建立并完善医院后勤信息化保障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可借助信息化系统为患者提供更为便利的就餐服务。二是,可利用信息化系统为患者在住院和门诊等部门,提供更好的向导、引导等服务,以节约患者的就医时间。三是,依托信息化系统为患者提供一卡通服务,通过一张卡实现用餐、住院、门诊、门禁管理、医院超市购物等诸多服务,让患者体验到更为贴心、舒适的医疗服务。


(四)加强院内信息共享和APP运用


    在推进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独立于整体的医疗信息化,又要与其管理层面进行融合,并在以此为指导进行智能后勤综合支撑平台的建设,从而使现代化医院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得以满足。并且,智能后勤综合支撑平台应同时拥有手机端和电脑端。电脑端有着全面的功能,能够为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查看提供便利[4]。而APP则更为便捷、灵活,并且,能够通过APP精细报警和安全预警信息的推送,从而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到场。同时,通过APP报修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报修,并拍照上传,将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此外,维修人员通过手机定位也能够将故障原因更快确定下来,确保维修流程的透明,提高维修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利用APP后勤人员也能更好管理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后勤管理作为医院日常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医院后勤管理的质量优劣,会给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疗质量形成直接影响。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就是要实现后勤服务的信息化和社会化。因此,医院全体工作者必须要清楚认识后勤管理信息化的价值所在,并积极探索多项措施、策略,以提升后勤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为医院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