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改 快 讯
(第35期)
卫生部医改办 健康报社编制 2012年3月30日
一、医改进展
河北将针灸推拿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燕赵都市网》3月28日报道 河北省卫生厅28日发布《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作用的通知》,要求各地将新农合诊疗项目目录中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特别是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纳入住院和门诊统筹补偿范围,引导医生和参合农民积极选择运用中医药。
北京市3年医改资金投入489.07亿元《北京日报》3月28日报道 北京市财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2011年3年医改期间,市财政对医疗卫生的实际投入达到489.07亿元,超过计划20.22亿元。民众平均就医负担下降了20%,基层诊疗人次从5%提高至42%。
格尔木市药品管理中心实现独立运行 青海省卫生厅医改办3月28日报送 近日,青海省格尔木市决定,药品管理中心的人、财、物等一并从市卫生行政部门分离,实行法人负责制,独立运行,独立核算。该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来,在加快推进药品和一般医用耗材以省为单位统一招标采购等方面发挥了作用。目前,市级医院基本药物配备率达到90%以上,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
江西4所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两年让利5600万 《大江网》3月29日报道 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市第九医院、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芦溪县人民医院于2009年12月开展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两年来,4所试点医院让利5600余万元。下一步,江西将选择12家县级公立医院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广东去年收缴回扣3100万元《广州日报》3月29日报道 记者从广东省打击商业贿赂专项行动小组办公室获悉,去年全省在卫生系统开展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查办医药回扣案件37件,收缴回扣款3100万元,行业行风持续好转。
二、经验荟萃
嘉定区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试点 上海市卫生局医改办3月29日报送 日前上海市嘉定区民政局在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现场会。去年11月嘉定区民政局会同区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推出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即事后救助变为实时结算)试点,全区低保、低收入患病住院人员等救助对象在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属医保定点二级医疗机构就医的,在就医结算后的个人自负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实时医疗救助。
重庆:基层医疗卫生制度创新产生“乘数效应”:《中国改革报》3月29日报道 重庆在此轮医改中,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做加法、基层看病费用做减法、制度创新做乘法。其中制度创新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让基层百姓广为受益,昔日“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门诊门可罗雀”的“倒金字塔”型就医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龙游县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节省基金支出230余万 浙江省卫生厅医改办3月28日报送 浙江省龙游县2011年全面推出了“限量定额、按月预结、超支分担、节余奖励”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同时成立了“龙游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业务管理中心”,并将业管中心委托给太平洋保险公司筹建与管理,建立了基金征缴、经办服务、监督管理(征、管、办)相分离的运行机制。经过11个月的运行,基金运行平稳,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均次住院费用同比下降,为参合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支出500余万元,节省基金支出230余万元,人均住院补偿金额由原来的2239.28元提高到2516.06元。
三、实践探索
新农合联手商业保险 农民医疗费报销每月一结《北京日报》3月29日报道 由北京市平谷区新农合管理中心与中国人保北京分公司试点开展的“平谷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共保联办”项目,经过一年的运行,去年平谷区农民医疗费用结算频率,从每半年一次上升到每月一次,新农合基金人均支出仅增长了1.97%。中国人保北京分公司为平谷区23.4万参合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
新昌县打造“四大中心”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浙江省卫生厅医改办3月28日报送 自2011年以来浙江省新昌县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打造急救指挥中心、检验中心、消毒中心、卫生财务核算中心等“四大中心”,努力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其中,急救指挥中心从2011年10月16日零时起开始运行,至12月21日8时,“120”急救电话呼通率达到100%,从接到出车通知到出车平均反应时间基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模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医改办3月28日报送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模式:一是采取合作经营方式,与海原县人民政府合作,组建成立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将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送到了缺医少药的宁南山区。二是探索“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引进区内大型药品配送企业,以“整体托管”方式经营管理新院和宁南医院药房,取消药品加成,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直销。三是引进外资与北京新里程医院集团签署了合资合作建立“宁夏新里程国际医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股份合作制肿瘤医院。四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四、记者调查
双向转诊实践有点难《今日早报》3月29日报道 2007年,卫生部提出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但在新医改进展到公立医院改革破冰阶段的今天,“双向转诊”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地“转”起来。其一,社区医院使用率较低。记者就社区医院信任度的问题,在杭州下城区、江干区以及下沙经济开发区,发放了52份调查问卷,结果40名受调查者都知道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的位置,但是50%的人表示只会在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的时候,选择到社区医院看病。其二, 一些大医院放弃双向转诊。记者从某省级三甲医院里了解到,双向转诊在他们医院已经基本停止。该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医生培养模式都是专业化的,许多诊断需要依靠设备来辅助判断,而社区医院里并不具备这些检查设备,病人还是需要跑到大医院来做检查。反复几次后,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其三 ,需要大医院“下放”一些资源。目前医保政策是在各级医院看病都能报销,许多人在看病的时候认为,好医生都在大医院里,看病要去大医院。 因此,解决双向转诊还需大医院“下放”一些资源,比如下放一些专家号。
五、专家观点
新农合发展重在改善受益结构 《经济日报》3月29日报道 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叶金国认为,随着新农合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农合的受益结构问题进一步显现,改善受益结构应是未来新农合发展的重点任务。问题之一,外出务工和贫困的参合农民很难得到保障,受益程度低。由于外出务工的参合农民异地就医,实际受益水平要降低10%至30%。问题之二,患重特大疾病的农户不能得到适度、有效的保障。解决新农合受益结构问题的关键,一是调整和改进新农合制度设计,提高外出务工等人群的受益程度;调整补偿制度;调整基金支出结构;加快信息化建设。二是做好与新农合有关制度、政策的衔接与配套工作,形成多层次的救助保障体系;建立新农合的重特大疾病保障基金;探索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推动形成多重补充医疗保险机制。
曾益新说:“3年医改我打90分”《南方都市报》3月28日报道 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益新教授接受采访时说:“3年医改我打90分,要减分的是基层还缺乏合格的全科医生。基层乡镇卫生院很少有接受正规本科教育的医学毕业生,基层待遇也很低,难以吸引人才。另外,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力度应该再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