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分享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局良好

发布日期:2010-11-10

 

 今年,中央确定了辽宁鞍山等16个城市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各省确定了北京等31个城市为省级试点城市,陆续启动了试点工作。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试点城市的改革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运行平稳、开局良好。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中,有12个城市专门成立了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有13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发布了试点实施方案。各试点城市出台了一批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政策措施,主要是规划布局、社保和新农合支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县医院发展建设、财政补偿政策等。三是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作用直接和易于操作的任务作为改革重点。北京、上海、鞍山、芜湖、宝鸡、鄂州等城市重点抓好公立医院设置规划和布局,医保和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总额预付和即时结算;上海、天津等城市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深圳市实行医院与社区院办院管、一体化、网络化建设;陕西省重点抓好子长县、府谷县、镇安县、神木县等一批县级医院改革;天津市泰达心血管病医院创新公立医院运行模式,在改革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各医院普遍开展了预约诊疗、整体护理、临床路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和投诉管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同时,北京、洛阳市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镇江、潍坊、深圳市对法人治理机制,北京、鞍山、芜湖、马鞍山市对补偿机制,深圳、宝鸡市对上下联动机制,昆明市对多元化办医体制,都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改革探索。

 在各试点城市改革推进的同时,中央层面的有关工作有序开展。卫生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密切配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入手,研究制定有关规划调整城乡资源、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推进“一卡通”和医保即时结算、改善医院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同时,加强对试点城市的调研指导和经验总结与推广,加强相关的政策与管理培训,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等。在全国的面上推进几项工作,包括推行预约诊疗、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和投诉管理,全国1200所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北京16所三级医院复诊预约率已达80%以上;在全国900多家医院的7300多个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23个省110家医院对112种疾病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在22个省(区市)近100家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在5个省市开展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选择50个病种开展单病种付费试点;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已有近千名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加强农村县级医院配套改造和技术管理改革,1100多所三级医院与2139家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县级医院医疗资源得到扩充,平均开放床位已占到全国医院床位总数的39%,住院人次占全国公立医院总量的47%,病床使用率达到92%,人均诊疗费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专家认为,从总体看,地方各级政府和公立医院蕴藏着巨大的改革智慧和动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各试点城市推进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丰富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措施和策略方法,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积累了经验,使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