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维护

医院秩序维护管理现状分析

发布日期:2019-03-17

[摘 要]:

1.浅论医院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论治安管理在医院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3.医院停车场设立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医院后勤 消防管理、治安管理、停车场服务管理

    医院秩序维护管理是医院后勤工作的传统任务,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医院的现代化智能化, 医院秩序维护成为医院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为维持医院就医环境的安全、有序,保障医院设施和人民财产安全等提供强大的支持。日常秩序维护工作内容包括消防管理、治安管理、停车场服务管理三方面工作。

    首先谈谈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医院是人口密集场所,患者多有不便,且院内的设备、药品、试剂等中多为易燃易爆品,使得火灾隐患大量存在。医院火灾多来自以下几个隐患点:

一、重防盗,忽略了通畅。为了保护医疗设备和患者财产的安全,院内很多地方安装了防盗门,而且在非上班时间都处于封闭状态,夜间也多是大门紧锁,一旦发生火情,会影响消防人员救火和病人的逃生。再加上有很多行动不便的患者,疏散也增加了难度。

二、重易爆物品的监控,忽略了易燃物品的管理。特殊压力容器稍有违章操作后果不堪设想(如:锅炉、供氧中心),因此,这些易爆物品和设施是重点监控得到对象。但医院却往往忽略了对易燃物品的管理(如:乙醇、甲醇等易燃化学试剂)。检验室及实验室的酒精灯、电磁炉、恒温箱等设备,也容易引起火灾。

三、重添置先进设备,忽略了线路老化。医院多数重视设备的更新换代,而忽略了线路老化问题。科室调整、人员增加、设备增加、电力负荷超载等多为火灾隐患。

四、重消防设备硬件,忽略了人员消防技能。智能化消防设备的出现,让很多医院的管理人员过渡依赖设备数据,觉得会用即可。而往往只有少数人了解灭火设施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只有经常开展消防培训,加强消防演练,让全体医护人员了解灭火、防火、疏散技巧才是能消除火灾隐患。

五、重防御明火,忽略了长期高温高热的设备。不少医院在食堂管理、动用明火和禁止吸烟上制定明确规定和作出定期排查。却忽略了一些长期使用的、不间断的电器仪器的设备检查,其火灾隐患往往是长期存在而且不易发现的。

    医院火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忽视小问题和意识淡薄造成,所以提高意识和把火灾隐患分级至关重要。首先,动用明火和明火点是医院火灾隐患的第一要点也是火灾隐患最高级,所以严格执行动火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和禁烟制度是医院的第一要务。其次,环境相对封闭、防火质量较弱的区域为医院的消防重点部位,如:消毒室、手术室、ICU、静配室等医疗分区明确的科室,往往在疏散逃生时是软点。再有就是如库房、阅览室、机房等为医院第二重点部位。最后就是医院的病房和集体宿舍,人员较为复杂、监管较为薄弱、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多。

    第二就是医院的治安管理。伴随国家增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全国的医疗环境及医疗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按道理,医疗环境好了,医疗技术提升了,群众看病更便捷了、对就医服务满意度应该上升才对。但是,其实则不是如此,从近期频发发生的“伤医”“医闹”等事件看来,群众好像对医疗环境及质量的改善不但不领情,反而衍生出很多埋怨。这时医院安保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保障了医院正常有序运作、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和医院财产安全。

    医院安保工作相当复杂,滋事、偷盗、斗殴、伤医、医闹等等一些有碍医院正常运转的事件都是医院安保重点处置事件,同时也要保障医院的排队秩序、候诊秩序、就医秩序、人员流量管控等等。医院保卫工作又存在着客观的薄弱性,如医院昼夜开放,进出人员多而杂乱,患者及家属多焦躁且行动不便、疏于防范,犯罪分子容易下手,医院出口多等特点,安保人员工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给群众或是医院造成危害。

    如何在医院安防上寻找突破?发达国家医院已经完成了后勤安保智能化和管理信息系统化的结合,如医院入侵报警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统、医院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医院应急指挥系统与火警自动报警系统等等。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打造“互联网+安防”的模式也是必然是大势所趋,形成医院与医院之间、安保人员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同时做到资源的共享、经验的共享。使得人人参与,打造一个“智能天眼”,恶性事件提前一分钟发现就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后果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形成消防、治安管理“一键化”模式,建立医院与管辖的派出所、消防队的联网机制,在发生重大治安、消防、急救等突发事件中,医院采用网络“一键式”系统报警,最大效率的保护医院的患者、医护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保卫部门是医院的一个职能科室,虽然不是临床,但是却直接为临床服务,在维护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医疗环境、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及其它服务性的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互联网+安防”帮助,极大地缩短了发现应急事件时间、提高了处置效率,又增强医院的安全防范能力。

    第三谈到的就是医院停车场的管理。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加,如今到医院看病就诊的病人,很多是由自己驾车或由家人开车送来的。许多病人因病情所困而反应不够敏捷,有的病 人行动不便,因而病人和陪客就诊过程中在医院内来回走动时,通道中人员和车辆的擦碰情况不可避免。为加强医院内部秩序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解决来院就诊车辆有序停放的问题,也是各家医院关注的焦点。

    如今停车难也是困扰各家医院的主要问题,出现停车难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车位不足。停车难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1、停车难,可能延误救治事件,有可能会产生医患纠纷,直接影响医患关系;此外,医院停车紧张,患者或家属等待时间容易产生焦躁情绪,间接影响医患关系。2、大批看病的车辆因停车难在医院道路或周围聚集,医院内外车辆和行人秩序混乱,车辆的无序停放和噪声污染,会打破医院内应有的宁静、和谐氛围,直接破会就医环境。3、因为车位不足,停车占道现象突出,极大地阻碍了医院内外道路的畅通,导致车辆和行人的堵塞,会严重妨碍了急救车及消防车辆的进出,直接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造成医院车位不足的原因也有如下几点:1、医院重视门诊楼、住院部、办公楼等建筑的建设,忽略了停车位规划或是留有余地有限;2、现有或新增的车位无法满足当下机动车的剧增形势;3、受条件限制或规划限制,车位设计和流向设计部合理。

    从医院停车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来看,要解决医院停车难的问题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最大限度的科学的缓解医院停车难的现状也应该是医院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以及所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就目前形势而言,不外乎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首先是开源:

1.向上或向下要空间,如建立立体停车场、自动泊车场等立体利用率高的停车场;

2.向周围要空间,通过协调发展或共享周边道路、商圈、社区的停车位。

其次是节流:

1.减少自驾就医;

2.限制非就诊车辆入院;

3.尽最大可能缩短车辆进出时间;

4.合理规划现有停车路线。

    医院作为公共机构和场所,为患者、家属、探病亲友、职工等提供充足的车位和优质的停车服务是医院形象的体现,也是医院发展的需要。加强医院停车设施管理,使车辆进出有序、高效,能更好地创造医院的良好秩序,提升医院的良好社会声誉。

    北京人大代表刘忠军提出:医院列入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因为医院从特点、性质上完全具备公共场所的性质,如果把医院列入到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一旦出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秩序尽快的维持住。”其次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可见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维护医患利益,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