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来源:医管新世界

发布日期:2022-03-09

在医院经营的过程中,后勤管理始终处于一个较为核心的位置,对于保证医院后勤系统完善、科学有着重要作用,属于一项特殊管理。其中涉及到水电、饮食、环境、建筑等多方面内容。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医院运营状况,对各部分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并实现利益最大化。若是从医院经营角度进行分析,后勤保障管理与医院利益共享理念的进一步稳定和全面性有关,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情况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医院管理的运作优先性。医院后勤现代化能够真正反映其整体的现代化。所以,完善医院的后勤工作体系,可以真正的体现出后勤管理所具有的效果,令其后勤的作用得以提升,有效的服务医疗、教学、科研。


    医院后勤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服务性,后勤保障部门本身就具有服务的属性,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状况,建立起完善、及时的应急方案,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服务”来进行,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医院物资充足,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且不会出现任何运营问题。第二,技术性,为了提高医院保证服务水平,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了解每一项物资的主要特点,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的设备操作能力与科学意识,并随着医院后勤保障工作难度、质量要求的提升,进一步学习,打造创新型、技术型的现代化后勤管理队伍。第三,连续性,后勤部门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为医院提供相应的保障服务,如供电、用水、空调等正常运行。值班电话也应该时刻保持畅通,一旦出现问题、故障必须及时处理。第四,计划性,后勤保障工作并不是盲目展开,而是根据医院运营的实际需求,各项物资的消耗情况,以及各项数据,作出有计划的管理工作,内容繁琐、复杂,涉及面广泛。这也就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应充分了解医院整体并考量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人员、物资,制定较为全面、详细的工作计划,为医院运营续航提供保障。


    一、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后勤保障管理是医院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关键,同样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引入精细化管理,满足医院的运营、发展需求。建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的后勤管理是核心。结合现阶段医院后勤保障情况,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得各行各业的分工程度越来越高,必须要在常规管理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够加快后勤保证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第二,有助于强化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责任、规定、管理的实施,着重强调了各个工作环节的精细化,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关系到后勤部门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这无疑提高了对后勤保障部门的工作要求,应在今后结合具体情况对原有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第三,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创新管理意识,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精细化”。为了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与标准,后勤管理人员必须提高科学的判断力、灵敏的应变能力,才能够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二、加强医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医院后勤保证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质量。然而,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往往要面对较多阻碍,需要在今后实际工作中采取更有效的策略。

    1、提高精细化管理思想意识

    精细化管理要求医院后勤保障部门从规范化、个性化、精细化三个层面来对现有工作进行优化、完善或者重新分配指导工作顺利完成,就需要具备较好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因此,后勤保证部门必须要常态化开展相关的专题会议,围绕“精细化管理”展开讨论,使得全体员工能够对精细化管理有全新的认识。这要求后勤保障工作相关人员,从自身出发,提高个人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知,做到上行下效,营造整体管理氛围,带动全员积极参与到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除此之外,还需要打造相应的文化氛围,在部门内开展与精细化管理相关的讲座,定期举办工作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部门内人员之间的关系可以更为协调,为后续开展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完善精细化配套体系

    完善的配套体系是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前提。第一,结合医院经营、部门分布特点,明确各项工作重点,针对不同职能部门,划分责任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条例。将“精细化”思想贯彻到各部门、各系统管理工作中。有明确切入点,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环境,并且调整工作步骤,更好地利用管理制度实现医院的后勤服务保障。积极主动地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第二,完善后勤服务经费体制,经费充足有助于工作顺利完成。管理部门必须从多渠道进行经费筹措,并进行精准核算,将精细化管理工作作为重点资金支持对象。在此基础上强化资源整合,解决后勤职工在工作期间所面对的困难,使精细化管理工作得以落实。第三,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医院的后勤服务管理者一定要深入分析工作开展状况。必须结合定量管理的综合评价目标,细化管理责任的内容,作为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实施奖励和惩罚机制。通过上述体系的不断优化、完善,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达到强化工作质量的终极目的。

    3、实现后勤成本精细化核算

    医院后勤保障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设备成本、消耗品,维护成本,水、电、气、蒸汽、热量和日常消耗,人员工资,奖金,培训,加班时间等多项内容,成本核算较为复杂。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情况来看,整体成本偏高,且对医院的持续经营与发展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今后必须要对后勤成本进行精细化核算,降低医疗成本,同时提高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首先,有必要准确计算医院的整体资金投入,后勤部门应该将各科室、部门所使用的医疗物资、水电消耗认真登记,逐月统计。将主要的数据内容作为部门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并为年度的预算提供依据。其次,要准确计算各部门的日常消耗。医院本身类似于一个持续运转的机器,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后勤部门应该对医院日常所消耗的物资、成本进行统计,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出具各项数据报告,实现成本消费标准化。最后,医院后勤部门要引导员工养成节约的习惯,真正做到节约能源和减少能源消耗。另外,后勤保障部门还应该对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这对医院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在设备更换上所需要消耗的成本。

    4、实现后勤人员配置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层面进行,人员配置也要精细化,从而减少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一方面,对于后勤保障部门的职位进行精简,避免出现任务重复或者交叉。重要岗位人员配置要保证一人一职,尽可能避免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保证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要根据岗位工作特点、医院经营现状、后勤保证部门责任与职责等,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职业修养、责任意识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设备更为复杂,后勤保证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迭代,才能够保证后勤工作现代化的质量。在此基础上,管理部门还应该划分培训阶梯,保证培训工作逐层进行。员工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可以根据岗位不同给予一定的津贴,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提高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各经济主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医院后勤保障部门要想促进自身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不断精细优化管理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员工对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认识,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确保高效落实。为此,在今后可以通过提高精细化管理思想意识、完善精细化体系,实现后勤人员配置成本精细化核算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使后勤保障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为医院经营提供稳定的后勤保证,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