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人物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陈芸 院长“中国医院物联网应用十大贡献人物”

发布日期:2020-12-10

个人简历

陈芸

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工作主要经历及业绩


本人从事医院管理工作27年,历任科主任、医务科长、副院长、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等职。本人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并领导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走上智慧化高水平医院建设之路。医院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和医院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2017年,医院成为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单位。

2019年,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六级评审,获全国“智慧医院优秀案例”“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创新医院”等荣誉,并跻身中国智慧医院HIC竞争力100强(32名)。

2020年,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

医院医疗质量连续15年位居深圳榜首,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全国61位,并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

本人作为医学专家,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资助总金额2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30篇;获得首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进步奖“医务(卫生)管理科研创新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社会公益类)等各类奖项10余项。


参与的医院物联网项目案例展示及成果

智慧病房交互平台:数据互联互通,集中呈现

智慧病房交互平台是智慧病房的信息集成和协调中枢,实现了院内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和风险实时监测,预警信息及时提醒和随时查询。把事后处理,转化为事前主动发现,事中有效监管和事后反馈提升,保障了医疗信息的及时性、一致性和全面性。

智慧病房交互平台将散乱的医疗数据通过护士站、走廊、病床旁的智能终端集成显示,一个系统可承载十余个业务系统和六大业务场景(护士交接班、护士站小白板、病区监测、护士站床位卡、电子床头卡、病房门口机),解决了信息获取滞后、信息错漏判断错误、跨部门沟通不良、重复更新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此外,患者信息、医嘱信息、手术信息、护理计划与执行情况可随其他系统的变动实时更新,个人介绍、病史、化验、检查、手术、医嘱、护理等信息可随时进行全方位查询,同时能够对危重患者并进行提示和警报。

生命体征智能采集:智能分析,风险早知道

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利用智能设备进行无线自动采集,同时数据可自动上传至医院HIS系统,保证医护人员可随时随地获取患者数据。MEWS系统对识别潜在危重病病人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因其数据量大且须人工计算,费时费力,难以推广。我院采用的病情早期评估系统(MEWS)通过体征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并自动上传每一项生理参数(心率、呼吸、体温、血压、意识),系统自动进行MEWS实时评分分析,并判断是否达到或超过了事先规定的触发值,从而启动相应的医疗护理干预方案,实现早期干预,保证患者安全。

系统优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智能采集,即采即评:多种生命体征数据快速采集上传,生成体征记录同时自动激活电子化评估程序。

分级预警,辅助决策:专科预设分级标准及其干预方案,触发警报时多终端全方位提示风险来源与对策。

数据利用,智能分析:历次评分记录自动生成连续曲线,结合临床辅助分析横向风险构成与纵向变化趋势。

非接触式体征采集监控系统可以在患者无需接触和操作设备的情况下,精确测量护理对象的心率,呼吸频率和离床、翻身状态。当数据超过预定范围值时,及时对医护人员发出警报,增加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全闭环智能输液管理:实时远程监控,输液安全无忧

全闭环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帮助护士进行从医嘱下达、配液到执行的全流程闭环输液管理。

智能输液监测器可实时监测患者输液变化情况,医护人员可随时查看患者输液的滴速和剩余液量,系统智能提醒拔针时间和输液异常等情况,更有效地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护士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优先次序,使护士不用再频繁奔波于输液病房和护士站之间,让输液全过程更安全与高效。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一物一码,精准管控

急救药品和器械智能管理系统以一物一码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及器械的精准管控,首次将抢救车纳入信息化监管范畴,改变了以往人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混乱和错漏等问题。同时系统智能硬件全院联网的特点帮助我院完成了全院抢救车的远程管理,为我院急救业务再添新保障。

车内所有药品,都采用单支药品管理技术,一物一码,精准地管控到每一支药品的有效期和批号,近效期提前预警;急救过程中即可自动生成药品记录、盘点急救用品数量、生成补给清单;使用非接触式自动盘点技术,不需拿出急救用品,减少磨损,且整车盘点仅需30s,相比传统半个小时的核对时间,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在争分夺秒的抢救过程中,系统语音播报药品名称及剂量,确保用药正确,节省抢救时间,且记录用药名称、剂量、时间等,自动生成抢救记录。方便医务人员快速准确地记录抢救情况。

急救设备管理定位系统通过电子标签明确全院范围内的急救设备的分布,方便特殊情况下的全院统筹,特别是呼吸机和除颤仪的位置和统计。护士可以通过系统快速定位科室急救设备的具体位置、数量和状态,帮助护士及时找到急救设备,保证抢救物品的及时到位。

智能药品耗材全闭环管理

从供应商到医院中心库,再到各二级科室,通过转运,最终到达患者手中。引入智能药柜、智能耗材柜及智能转运车等硬件设备,提供从供应商到患者的全程软件跟踪记录及各个环节对应解决方案。

智能药耗全闭环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药品及耗材批号效期可追踪,提高医疗安全,节省医院成本,解放医护人员。采用全自动计数,准确识别不同类型药品;做到高值耗材一物一码追溯,低值耗材基数管理。真正实现了零投入,零库存,零运营以及全方位监管。

实现从供应商到最终患者使用的全流程追溯和管理,硬件采集实时数据,软件规范临床流程,数据平台集成数据并分析。药耗联合,建设智慧医院。

物联网相关科研成果展示

“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概况

本项目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地保障了高危人群健康。

主要内容如下:

基于协同感知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及协同滤波研究。针对移动医疗终端的便携性与数据的准确性需求,研究了集约型的软硬件系统设计,采用混合系统模型的多态模型设计,提出了基于软硬件协同滤波的多重数据处理与分析及异质多感元健康数据的快速分析诊断,有效保障了动态干扰环境下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研究。针对动态环镜下移动云+端设计对传输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构建异构数据相互作用网络方法,基于移动网络切分理论,实现了动态环境下的移动云+端的优化计算切分问题,提出了面向云平台健康数据的基于属性加密的安全策略,实现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障。

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针对多源数据的智能系统设计复杂、健康数据分析不足等问题,对异质多感元健康数据进行快速分析与诊断,实现了高效医疗云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面向个人和群体进行多角度的数据挖掘与预测,有效地进行健康数据分级及高危人群疾病的防控。

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研发了基于云平台的便携式移动医疗箱、软硬件医疗终端平台,并专为孕产妇和宝宝养育研发了母婴类移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云伴移动医疗平台”。

“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相关的代表性专利

“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相关的代表性论文

物联网应用方面的获奖荣誉展示

2019年全国智慧医院“优秀案例奖”

2019年中国价值医疗“十佳优秀案例”

2019年广东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典型案例”

2019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

2019年度智慧医院排名HIC100强(32位)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通过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

2020年,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


主编了《智慧医院》,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为了适应中国医院信息化进程,积极推动智慧医院的发展,主持编写了这本涉及智慧医院系统建设、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的书籍,旨在为智慧医院系统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为智慧医院系统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该书共三篇二十四章,清晰、系统地阐述了智慧医院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多个方面。

第一篇介绍了智慧医院的现状前景,智慧医院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生命周期、原则、相关标准、安全和评估;第二篇具体介绍了智慧医院系统中一些重要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应用情况,包括掌上智慧医院建设、临床服务系统、运营管理系统、智慧病房、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医疗智能分析与决策平台建设、弱电综合管路系统、重症病房探视对讲系统、手术示教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一卡通系统;第三篇以精选案例形式介绍智慧医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ewm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电话
010-6292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