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来源:SIFIC 2022“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 联合大会 周洋(无锡市中医医院)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讲者丨武迎宏(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发布日期:2023-08-10
2003年发生的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医院内传播和医护人员感染为突出特点造成的流行或暴发,凸显出建立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应急预案的重要性。SIFIC 2022“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 联合大会上,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武迎宏教授围绕应急预案制定的法规依据、应急预案制定的关键要素、院感相关应急预案类别和院感应急预案的实施等方面展开介绍,为日后制定科学、精准、可以有效运行的院感应急预案提供宝贵参考。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的法规依据
(一)相关政策梳理:已经发布的应急处置工作文件
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和预案制定。
2005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
2009年: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2010年:关于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1年:多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机制。
2012年: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2013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7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二)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实施的体系总纲规范指导是总体预案。
国家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是部门预案。
制定部门负责实施的是部门预案。
地方政府指定的是地方预案。
企事业单位制定实施的是企事业单位预案。
目前各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文件都已经具备,但可行性仍需完善。所以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层层请示,才逐渐落实。
(三)应急预案体系类别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是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
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结构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几部分:
总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组织体系: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最高行政机构。
运行机制:设计的相关部门、机构的职责和运行规则。
应急保障。
监督管理。
附则:预案的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当中,按照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体是指以下各种情形:
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运行机制:
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评估;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严重程度可控程度和影响范围分四级,根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四级。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包括七个要素:
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发布机关。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和发布: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
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等方式进行。
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三、院感应急预案与四个工作机制
(一)院感应急预案
院感应急预案的四个机制:建立健全专业团队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卫生健康部门每月抽查机制,建立健全一把手负责制和每月研究制和建立健全追责问责机制。
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几部分内容。
机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工作要求,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检查和演练改进几部分内容。
院感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点包括:
预案在院级体系中的定位。
预案的启动。
预案的机制。
预案的职责。
预案的流程。
预案的效果。
预案的改进。
注意:医院感染应急预案不是感控部门预案,不应部门制定,不应涉感全担,不应无感被略!
(二)院级院感总体应急预案具体设想
指定医院级别的总体预案,其中包括:
院感专项预案包括:公共卫生相关(新冠)、院感聚集暴发(单纯)、传染病相关三大类。
部门预案包括:风险预警、分级响应、分类响应、流程相扣和紧急替代五部分。
院感相关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要求包括:
科学、精准感控是前提。
明确四方责任:明确责任部门。
明确部门职责:责任部门职责要明确。
明确岗位职责:比如预检分诊岗位的职责。
明确部门协调:安保部门负责查看视频等。
明确行动路线。
自检自查自改。
(三)院感应急预案的落实
疫情教会我们:预案不是为了检查,预案不是走形式,预案不是给专家看,预案是感控的纲,流程是感控的经。
好的预案满足以下各项要求:一键响应,各负其责,各行其事,分工合作,较高效率,较好效果,经的住查,担的起责。
通过案例的体会:
主动防御﹣预案过硬,部门配合。
补动挨打﹣受政策影响,准备不足。
过分自信﹣盲目自信,忽略病毒变异。
麻痹疏忽﹣有过成绩,出现懈怠。
因小失大﹣小不忍,出大疏漏。
两手都硬﹣常态感控+疫情防控=有效控制(有效的预案)。
管理就是预测、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所有的一切都在终结之中。不存在准备好没准备好的问题。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感 悟
武迎宏教授围绕应急预案制定的法规依据、应急预案制定的关键要素、院感相关应急预案类别和院感应急预案的实施等方面展开介绍,为日后制定科学、精准、可以有效运行的院感应急预案提供宝贵参考。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海淀区安宁庄东路甲16号6号楼2层
电话:010-62928161 邮箱:peixun5430@163.com
京ICP备2025113583号 Copyright©2014 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89 版权所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医院后勤与安全保卫分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学术论述依据,如有不妥请直接与本网站联系。
扫码关注公众号